close
何謂行動?
物體改變其相對的位置或地點即是行動。
當一物從一處轉移到另一處或者暫時取得一個新的位置或永久離開其原來的位置,我們就稱它為行動。
體重過重的人,努力鍛鍊身體減輕了重量,這也可以稱為一種行動,因為他現在所佔據的空間比先前少。
沒有意願,即無行動可言。
意願是每一個行動最初的階段,因此它也稱為最初的行動。
有人可能認為如心臟的跳動,睡覺和醒來與意願無關,但並非如此,這些行動,意志力也扮演著主導的角色。
在世俗的領域,有些行動取決於個體的意志力,有些取決於大宇宙心靈的旨意。
例如人類的行動依於他們自己的意願,但是風的吹動則是依據大宇宙心靈的旨意。
事實上人類認為靠自己意願所完成的大部分行為,係來自大宇宙心靈旨意的直接引導。
有些行動則來自人類間接意志,比方說心臟的跳動。
當這個間接的意志力停止作用時,吾人當知該個體之因果業力已經耗盡了。在此狀況下,此人必會死亡,這種死亡稱為最後光榮之死亡(Maha'mrtyu)。
大部分自殺的人,或許沒有活下去之直接意願。
然而他們心中間接的仍殘留著期望能由此生所遭受到之無盡哀傷、不幸和羞辱中掙脫出來。
在其心靈深處,他們深懷著間接的渴望:希望死後在另一世界能獲得一個新的、有尊嚴的生命。
這個渴望來自間接意願的作用,找尋能逃避屈辱的方法,在未來建立一個新的、更好的生命。
此是他們過去意願之所為,因此他們必須承擔現在的屈辱。
大宇宙心靈的旨意在此宇宙創造的背後永不止息的作用。
至上意識的最高旨意在哲學上稱為香佈凌嘎(Sham bhu'liunga)。
一個獨立行使的行為稱為原始行動(Pratyayam u'laka karma)。
假定一個人想去加爾各答,然後他也到了那兒,這就是原始行動。
因為去或不去,完全取決於這個人的意願。
但是當一個人在環境壓力下,不得不從事的行為稱為對原始行為的反作用力。
這些行動是由間接的意願,而非直接的意願所驅策。
一個由直接意願所從事的原始行動,之後顯現為由間接意願所為之反作用行為。
你的間接意願會迫使你成為恢復因原始行動而造成你在宇宙中失衡狀態的工具。
在原始行動的反作用行為裡,個體沒有自由的意願,他只是聽命於間接意願的奴隸。
假定一個人因自由意願而行竊,只要他偷竊原始行動的反作用力尚未顯現,他的間接意願會以業力種子的形態存在。
間接意願一旦找到同性質的環境,它就會產生作用,這個小偷,若非被警察逮捕,就是必須接受懲罰或屈辱,這就是小偷得到先前偷竊行為報應的情形。
好的行為必會得到好的回報。
每人直至因果業力耗盡前都必須承受過去行為的果報。
假如先前行為是善,他的生命會得到祝福。
如果先前行為是不道德,他會被烙上罪犯的標誌。
只有當所有好和壞的反作用力都顯現後,才會掙脫其束縛。
所有行動,無論是向心或離心,粗鈍或精細都會以反作用種子的形態潛存於個體裡。
有一天藉助於間接的意願,它們會顯現於外在的世界。
假設某人傷害了他人,則其行為的反作用力,會以潛藏的方式存在,直到時間、地點適當時,再顯現出來。
縱然你未曾真正傷害任何人,但是你心裡想要害某人,也一樣會產生因果業報。
無論吾人對某人的感覺是好或壞,也一樣會產生反作用力。
此反作用力會潛存於精細心靈層次,以待顯現機會的來臨。
所以聰明的人會以平靜祥和的態度看待這個宇宙,並且為眾生謀福利。
若非如此,人會因狹隘的心靈而承受無盡的痛苦。
有許多種類型的行動,當心靈受無明力量控制時,會隨世俗慾望隨波逐流。
那就是當它與粗鈍的心理糧食牽連在一起時,稱為慾望(abhila'sa)。
當慾望深植不可動搖時,稱為獲得心理糧食的決心(Sam'kalpa)。
當心靈的功能與生命力(Pra'n'endriya)及運動器官協同合作時,稱為身體上的行動(krti)。
當心靈與生命力及感覺器官結合時,此種心智上的擴張稱為注意、留心。
「慾望」、「身體上的行動」和「注意」都是一種行動。
「注意」有三種型式,當感覺器官與某些物體連結在一起,但心靈並沒有接受它們,此種心靈狀況稱為心不在焉(anavadha'nata')。
比方說,學生眼睛專注在書本上,然而心卻跑到其他地方。
許多學生由於心不在焉而無法專心讀書。
當心靈經由感覺器官感受到某些事物,但是並未深入了解它。
那麼這種不留意的特殊狀況稱為感覺(a'locana jina'na)。
此處a'locana並非意指深思熟慮。
經由深刻的感覺,從不同來源得到對某件事物的概念,稱為覺知、認知。覺知也可以稱為對等的感覺。
假定有三位瞎子摸象,以找出牠像什麼,摸到腿的可能會認為象就像是香蕉園的樹幹;摸到鼻子的人可能會想象就像一條管子;摸到耳朵的這個人,可能會認為象就像是竹盤子。每個人都經驗到不同的感覺。
唯有當腿、鼻子、耳朵全部連在一起,在心裡產生一種形象,如此人才能知曉象的真正樣子。
此種獲得對大象的暫時性想法,稱為覺知。
當覺知變成具有意義,也就是說當已知覺到的東西,被賦予符合此東西本質的一個特殊名字時,稱為概念。
對大象的認知,唯有在知覺到大象身體的各個部分,包括腿、鼻子、耳朵等,才能產生大象的形象。
當一個人第二次看到大象時,他會想「它就像我先前看到的動物,是的,牠應該是一頭大象」。
當此種確定感產生時,我們可以說,那個人對某件事已有概念。
藉由記憶力之助,過去的認知再次由心裡出現時,稱為依經驗而得的知識(tattva-jina'na)。
這種知識可能有不同的型式。
在靜坐的過程中,粗鈍心靈融入精細心靈,而精細心靈會在致因心靈(Causal mind)裡消融,合一。
當新覺醒的精細心靈和粗鈍心靈,回復其活躍的狀態,他們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理解事物。
此種新的看法在梵文裡稱為塔特瓦絳(tattva jina'na)或西達絳(siddha jina'na)。事實上這種知識雖然不包括在﹁注意﹂裡,但它是一種行動。
先前解釋過「身體上的行動」,是發生在當心靈與運動器官及生命力結合的時候,而「注意」是發生在當心靈與感覺器官及生命力結合的時候。
但是在達到「身體上的行動」及「注意」之前,意願必須先轉化成決心或慾望,決心比慾望更能得到成功。
什麼是決心?心靈堅定不移與其目的緊密結合,稱為決心。
此巨大字宙的創造是來自大宇宙心靈的決心。
行動依靠慾望而定,行動的本質取決於慾望的本質。
痛苦與快樂的感覺發生於心靈的層面。
因為心靈感覺的波動儲存在那裡,因果業力是由這些痛苦與快樂的感覺所產生出來的。
慾望源自吾人快樂或痛苦的總和。
從另一方面而言,可以說慾望就是吾人所有因果業力尚未表發之快樂與痛苦的感覺。
人依據其固有的慾望決定自己行為的過程。
慾望就像把韁繩套在人身上,以遂其任意驅使。
人很少獲得所找尋的結果,他們真正的獲得取決於其原始行動的本質。
人類努力以獲得能滿足他們慾望的事物,而避開使其不悅之物。
他們只追求能使他們快樂的事物。
因為此種心態,人類不想聽壞的消息或看恐佈的影像。
當他們無法避開痛苦的處境時,他們馬上閉起眼睛。
這種行為正好說明行動是如何依於慾望的好例子,要把行動與慾望分開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慾望比方成陶壼,那麼壼裡的水就好比原始的行為(pratyaya mu'laka karma)。壼裡的水取得壼的形狀。
也就是說,如同欲望代表了容器,行動代表水取得相同的形狀。
從慾望之壼中,收攝像水一般行動的過程就稱為靈性修持(sa'dhana',達到解脫的過程)。
取得壼般慾望形式的行動稱為業力之壼(karma'shaya)。
人生的歷程,取決於吾人所累積因果業力的本質而定。
業力之壼會由於非原始行動而減輕。
在死亡後此積累之因果業力失去與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生命力及心靈等的聯繫。
在吸收了新的一組痛苦與快樂的業力後,其密度會更大。在
長時間的無意識裡或死亡的那一刻,所積累的因果業力甚至會更加的密實。
它可能是由一世或好幾世代的生命才製造出來的。
疾病、災難和其他深沈的悲痛,都只是自己製造的因果業力的回報而已。
受到巨大的報應後,會暫時失去與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生命力及心靈的聯繫,繼而產生新的因果業力,它會為人類命運帶來巨大的改變。
依據個人的慾望,原始或非原始的行動會產生快樂或痛苦的經驗,或是兩者皆有或兩者皆無的經驗。
一個人的行為波動製造出一個同質性的感受,此即稱為快樂,此種感受能鬆弛其神經纖維。
當行為波動使神經纖維產生緊張,痛苦於焉產生。
人類天性渴望快樂而非痛苦。
在心靈製造快樂感受的行動,稱為白色的行動(Shukla Karma);製造痛苦感受的波動稱為黑色的行動(Kr's'n'a karma);同時製造快樂與痛苦體驗的行動,稱為黑白的行動;製造既非快樂又非痛苦體驗的行動,稱為非黑又非白的行動。
世俗上的行動是白的,黑的或黑白的行動,唯有與三摩地有關的行動或反作用行為||亦即靈性修持--方能稱為非黑又非白的行動。
因為靈性的行動,會帶領人超越痛苦與快樂。
當行為的波動埋藏於慾望的範疇,稱為因果業力。
當行為的波動與原始行為波動的方向相反、力量相等時,因果業力就被消除掉。
每個生命有身體就有心靈。
個體意識(靈魂)是心靈的反映。只要人類的存在感反映在個體意識上,人就活著。
離開肉體的心靈(videhii mana)無法有所作為,因為在其心裡,沒有存在的感覺。
離開肉體之心靈只有累積的因果業力依附在個體意識上,此心靈沒有肉體的作用或存在感的目證者,它只維持為累積之因果業力的目證者。
因此個體意識可以恰當的說是認知的相對部分(pratyak cetana)。
人在臨死前,業力之壼仍會繼續形成。而在下一世經由非原始的行動來耗盡。
一般而言,在人的一生中,潛伏的因果業力,不會完全的成熟,除非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生命力和心靈的聯繫切斷了。
因此這一世所做的行為無法在當世就得到回報。
通常反作用力的顯現開始於行動波流終止時。
足球在空中失去上升的力量,它就開始落向地面。同樣,當行動波流失去其勢能與慾望之壼接觸時,從那一刻起,它即成為反作用的業力。
因此吾人無法辨識是前世的那個行為造成了今生所遭受的果報。
一般而言,人所累積的因果業力,死亡時,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生命力和心靈失去聯繫作用才成熟。
這些因果業力,在下一世會以反作用行為表現出來。
人們不了解過去行為的反作用會在這一世顯現,這是很自然的。
由於他們無法看到原先的行為,他們為其命運埋怨上天。
有些人終生行善,卻因先前原始行為的果報而遭受極大的痛苦。
也有些人在過去世做了邪惡的行為,卻在這一世享受非常大的快樂。
當人們經歷反作用力而不了解前幾世原始行為的本質時就稱為命運(adrsta)。
當人遭受嚴重的疾病、與親人死別、或昏迷等,或由於和偉人接觸後其靈性沈睡的潛能孔達里尼(kundalinii)被喚醒時,心靈可能會暫時的與感覺器官、運動器官及生命力分離。
當此種分離發生時,累積的因果業力會成熟,而且就在這一世,因果業力的反作用力就開始顯現。
此種行動就是現世做現世報(drs't'a vedaniiya karma)--也就是當原始行為作用後,在同一世就經歷其好的或不好的反作用力。
(待續)
380286425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eesha.shan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